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沙漠探险
沙漠植物 沙漠动物 生存课堂 形成演变课堂 沙漠实验基地
泥石流互动体验
泥石流学堂 冰川泥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次生灾害 泥石流灾害应急体验 泥石流的预防措施
内陆河
内陆河分布 冰雪冻土带 草地森林带 绿洲带 荒漠沙漠带
风蚀中演进的敦煌
月牙泉局地环流 莫高窟风沙防护体系 黑戈壁中的魔鬼城 野外风洞风沙模拟实验室 沙尘暴地面观测 鸣沙机理解密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楼兰古城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   资料来源:

      探险活动是人类向一切未知领域进发的伟大行动,这是入的好奇心和对世界本质自觉的探索心所决定的。圣人们发现了宗教,哲人们发现了哲学,都说这是世界的本质。科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和相对论,把人类的谜进一步揭开,探险家发现了新大陆、新的海洋,站在了珠穆朗玛之巅,到了月球,发现了新的太空……这些伟大的探险行动,把人类的活动一次又一次推向丰富,推向更为广阔的未知的海洋。
      这些探险,先开始是生活着的陆地,接着是茫茫海洋,然后便是人迹罕至的沙漠,最后才是那难以企及的太空。
      对沙漠的探险,大概是本世纪前后的事。它揭开的往往是那些人类生存史上的谜,而带给人类的深思和伤感也是无尽的。
      1901年3月27日,瑞典地理学家、探险家斯文赫定一行从“六十泉”出发,向著名的死亡之海罗布泊进发。3月31日下午,他们在一个小土岗上发现了一个小木屋遗址,井挖出了三叉矛、中国五铢钱等古物。4月1日,他们离开这个小土岗继续向南前进。大约走了20千米,在一个洼地里发现了一些活着的红柳,斯文赫定决定停下来就地挖井。正准备挖的时候,才发现铁铲丢失在了小土岗上。维吾尔族向导于的克是个热情而勇敢的小伙子,他自告奋勇请求返回土岗取铁铲。此时已是午夜,于的克走了约2小时时,突然刮起大风,使他迷失了方向。焦急中的于的克猛然看见一座古塔耸立在他的前面,塔旁还有一些倒塌了的房屋。遗址上的遗物甚多,他顺便拾了几枚古钱,拽下几块木雕板。天亮后,风也停了,于的克急忙返回洼地,把这一发现告诉了斯文赫定。于是他们来到了古塔和遗址处。这就是古楼兰遗址。古楼兰遗址的发现本身就带着几许神奇的色彩。
       楼兰遗址是一座方城,边长300多米,面积10万余平方米。城廓依稀可辨,街道脉络分明。缄中三间大厅屋,每厅足有90一100平方米,残墙高2米,厚1.1米,仍是高门大柱,画栋雕梁,显示着当年的显赫,这是古城达官贵人的府第,许多重要的文物在此出土。城西有一个小院落,房柱歪斜,石墩破落。城北有一个大平台,面积达数百平方米,是当年楼兰宫廷的底座。城东有一佛塔,塔身残高10.4米,系用土坯、木料和柳枝砌成。塔前殿堂堆满朽木,其中最长一根竞达7米,足见当年寺庙建筑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城西是古楼兰居民的墓地,孔雀河畔墓冢群集。     
      斯文赫定以后,世界各地的学者纷至沓来,探寻遗址。有的是来这里搜宝发财的。他们惊奇地发现,在这片神奇的遗址上,遍地皆是文物,由于气候干燥,这些文物得以很好保存。这些文物中有大量的汉文、怯卢文(古印度西部的文字)、栗特文(古代中亚栗特人使用的文字,栗特人善于经商)的木简和文书、精美的陶器、丝织品、艺术晶等。在废弃的建筑废墟中,汉人的政府机构、少数民族的官府、商人的旅馆、平民的房屋……这些都揭示了楼兰古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繁荣。
      楼兰是汉代西域的一个强悍的部族。楼兰古城是楼兰王国的故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罗布泊西面的孔雀河下游,扼中西陆路交通之枢纽,镇丝绸古道之门户,踞西域粮食之腹地,为商业、农业、交通和文化中心。楼兰还是一个军事重镇,向为兵家用武之地。西汉时,楼兰王国有14000多人,军队近3000人。公元前108年,楼兰屈服汉皇,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公元前77年,西汉昭帝时,匈奴大举南侵,楼兰乘机反叛,归属匈奴,堵塞要道,屡次拦杀汉朝通往西域的使者。汉朝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赴楼兰,计杀了楼兰首领,另立王弟尉屠耆为新王,改楼兰为都善。
      奇怪的是,公元三世纪后,它突然销声匿迹。六世纪时,唐玄奘西游归来,看到的楼兰已是人烟断绝。一个王国突然消失了,一个强悍的民族突然在这个世上遁迹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疑惑。因为这疑惑,也因为本身富有诗意的“楼兰”国名,干百年来,它已成为一种诗意的存在萦绕在人们心中。
      关于楼兰古城的废弃,中外学者提供了各种看法。有从政治经济方面考虑的,如战争破坏说,“丝绸之路”改道说;有从自然环境变迁考虑的,如亚洲大陆气候变干说,罗布泊游移说,水分减少说等等。看来,楼兰的废弃,可能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但事实说明,自然环境的变迁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们不妨看一看古楼兰所面临的不幸的自然环境。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面,古称盐泽、蒲昌海、牢兰海、临海、辅日海、西域巨泽等。该区气候特别干燥,年降水量只有10多毫米,而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以上。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这里广泛分布的沙漠和盐漠景观。地下水高度盐化,矿化度高达300克/升以上,周围300千米~400千米的范围内缺乏淡水,生命难以维持。即使一些飞鸟误入该区,也很难逃脱死亡的命运。所以人们称这里为“死亡之海”。特别是1981年6月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和1996年6月探险家余纯顺在这里相继遇难以后,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现有资料表明,罗布泊已经干涸,而楼兰古城就是座落在这个干旱日趋严重、地面干坦的湖积平原上。流经其西北的这段孔雀河早巳干涸,仅留下一条探约3米、宽约20米的干河槽。试想,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怎能有繁荣的城镇?遥想当年楼兰,一定是另一番景象:地势平坦、水量丰沛、气候温和、植被茂盛……时到今日,焦干的古河道仍然形迹分明,当年居民取水时不慎在河边打破的水罐也历历在目,甚至在闭上眼睛时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个来河边汲水的楼兰姑娘。是气候的恶化,沙漠的进逼,河道的变迁,楼兰的水源日渐枯竭,最终断流。这时候,楼兰人只得背井离乡。公元542年,最后一批固执地迷恋着故土的楼兰人,也在一名叫鄯米的头人的带领下,到新疆伊吾一带去安家。自此,楼兰就渺无人烟,任凭黄沙吞噬了。
      无独有偶,玛利古城遭到了与楼兰古城几乎一样的命运。玛利古城的发现也同样充满传奇色彩。数世纪以来,人们仅在古籍上闻其名,却从未有人见过这个古城。20世纪30年代,那里有一位阿拉伯富豪去世了,他的家属执意要在墓前竖立一块大碑。可是,要在万顷沙诲中寻找一块做石碑的大石头,的确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最后,只得转向沙漠之下去寻找。经过一挖再挖,石料没有找到,却挖出了一尊古怪的石像。石像上刻着一些奇异的文字。经过法国巴黎博物馆历史学家的考证,确认这尊石像是玛利古城的遗产。再经深入发掘,玛利古城终于重见天日。经过挖掘发现,玛利古城内有富丽堂皇的宫殿,有干坦宽阔的街道,还有竞技场和图书库。


楼兰古城遗址


楼兰古城遗址


楼兰古城遗址

沙漠